李宁捐赠2万欧元给丘索维金娜 医治其患病儿子

33岁的丘索维金娜收获一枚奥运会银牌


丘索维金娜与患白血病的儿子

昨天,在北大的李宁08接待中心,著名体操奥运冠军李宁代表李宁基金向33岁的德国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捐赠了2万欧元,用以丘索维金娜儿子的白血病康复治疗。

丘索维金娜已经33岁,被德国媒体称作“体操奶奶”。在北京奥运会上,她与小自己近20岁的对手们同场竞技,还拿到了一枚奥运会银牌,难能可贵。

丘索维金娜1992年代表独联体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女团金牌,1996年、2000年和 2004年都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征战奥运。她坚持下来的动力只有一个,那就是赢得更多的奖金,给患了白血病的儿子治病。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好的医疗条件,她到德国生活。此次北京奥运会,她代表的是德国队。

昨天,李宁在捐赠后问丘索维金娜:“真是一个传奇,我们曾经一起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那是16年前。你会不会参加下届伦敦奥运会?”丘索维金娜认真地说,她已经考虑参加伦敦奥运会了,而且可能性非常大。


More information could be got from below link:
http://blog.2008.sina.com.cn/s/blog_5452015c0100asm1.html?tj=1

zt: 百姓的奥运

中国·奥运·百姓

西方媒体到底了解不了解中国?

关于Should we give china a break, Pomfret自己写了个中文版, 很多话,还是他自己说起来漂亮得多:

总的来说我的评价是这样。在新闻报导方面,包括中国体操队员年龄的问题,北京空气污染,林妙可假唱的事,汉族小孩假扮少数民族小孩上开幕式,票卖完了但是赛场空的奇怪现象等等,我就觉得西方媒体写得蛮客观的。这些事情确实有的。西方媒体包括《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媒体据我所了解没有出现什么捏造事实的行为。又不是一天到晚写这些不愉快的事情。

但是西方评论家写北京奥运的意义的时候往往让我非常遗憾。等他们想总结一下这次的奥运代表什么,说明什么的时候,往往他们的结论又简单又傻。冷战思想还是蛮浓的。同时也显出美国社会的不自信。比如说,奥运第一天我们报社登了一篇体育记者写的稿子,说这次奥运不仅仅是运动比赛的高潮,也是两个制度的竞争。哪两个制度呢?美国和中国。

再过一个星期《纽约时报》的评论家写了一篇稿子分析亚洲人和西方人的性格。评论家看开幕式的时候下了一个结论:亚洲人非常集体,西方人强调个人。因此他说奥运的意义是它代表"集体" 性格国家的崛起。他的意思是中国对西方国家的挑战不仅仅是因为他大,是因为他跟我们不一样。

我在中国生活了10年了。虽然我老听别人(特别是从来没有在中国住过的外国人) 说"中国人不太强调个人" 等等的结论,我还是觉得那种话只不过是吹牛而已。这些" 专家"肯定从来没有在中国的街上开过车,从来没有下过中国的飞机。同时很有可能这些人也没有意识到中国经济最火的地方在哪儿呢?在个体和私营那块。

同时好像评论家一跑到中国去就忘了他在美国的根。尽管我们在这边老说美国人多么多么个人主义,我们的确从小到大一直在强调团队活动。我的儿子才5岁,但他早就开始参加团队运动了。美国人强调团队精神,但在中国谁都想做老板。

最后《邮报》登出另外一个评论家的稿子,让我反感得不行。评论家问了一个问题:俄国进攻格鲁吉亚和北京举行奥运开幕式,哪个更可怕?答案是:还是开幕式可怕。为什么呢?因为开幕式动用了那么多人,很说明中国不珍惜个人。

那个评论家还继续吹这样的话。跟姚明一起带领中国队入场的还有一个9岁的男孩,他是四川地震的生存者。那个小孩在地震的时候救了他两个同学的命。 NBC采访了他,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做。小孩回答说,因为我是班长之类的话。评论家觉得那句话很可怕。好像那个小孩是一颗革命螺丝钉似的。

摆脱,我对自己说。一个领导,不管多小,做了一件大事,但是他的勇敢偏偏要被理解成洗脑的结果。我又觉得评论家忘了他的根,忘了自己国家的人。9/11不是有了很多人牺牲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了吗?警察,消防队等等。难道他们也被洗脑了吗?

总的来说,这些稿子证明了美国人对中国崛起的担忧。我们表面上很自信。但心里也可能跟中国人一样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