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废墟中的温爷爷改善中国形象 但偏见尤深 (ZT)

几周前西方媒体还充斥着对中国的批评之声,但在四川大地震後,愤怒的情绪已经被同情和赞叹所取代。热泪盈眶,奔波在废墟中的“温家宝爷爷”,和在飓风卡特里娜期间表现不力的美国总统布什形成鲜明的对比,改变了给西方社会对中国领导人的印象。

  中国政府在救灾上工作出色,全世界媒体的报道也体现了这一点。温家宝总理手持麦克风,亲临第一线的画面,一反中国领导人在外国人心目中高高在上的神秘 形象。中国政府在信息发布方面也大有进步,1976年唐山大地震三年後,中国才向国际社会公布死亡人数,而就在五年前,国际舆论还在批评中国隐瞒 SARS疫情。

  四川地震後,北京允许外国记者自由进入震区中心,他们发回的报导对于中国改善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大有好处。大量英文媒体以“双城记”为标题,将中国地 震和缅甸飓风相对比。5月2日开始的缅甸飓风已经导致近4万来人死亡,250万人处于饥饿和病痛状态,但军政府延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现在联合国救援人员 还在等待签证。

  大多数评论认为,中国救灾组织有力,政府反应敏捷,在灾难处理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能力。西方媒体还特别提到,中国不拒绝外国援助,体现出了大国的 自信和人道主义精神。处于自尊考虑,并非所有国家愿意接受外部援助。2004年东南亚海啸之後,印度不愿意接受援助,美国在飓风卡特里娜以后拒绝来自联合 国和其他国家的援助。

  超人一般的中国领导人

  根据电影《华氏911》的描述,布什总统当时在一个学校里给小朋友念书,听助手讲述了四架飞机出事的消息后,面无表情地又坐下了。当晚在白宫门前报导 的美国记者们10点来钟就被驱逐开去,因为总统大人要休息了。卡特里娜飓风过後由于政府应对不力,天灾变成了人祸,路易斯安那变成了人间地狱。

  “美国飓风”打碎了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信心,他们看到政府的反应是如此之慢,如此地无效,布什总统颇长一段时间甚至没有意识到他应该去灾区看看,美国 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世纪》的作者Oded Shenkar表示。“而中国在这方面的表现要好得多,中国的领导人马上到了现场,卷起袖子救灾。”

  美国人习惯了他们民选的一国之元首,也有自己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和工作计划。他们不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会在春节到煤矿和艾滋病村慰问,为农民工讨工 钱。今年冬天他还飞往雪灾严重的地区,操着大喇叭安慰农民工。温家宝的这种工作方式赢得了中国人的普遍赞誉,使得他以高票在换届时再次当选,虽然有不少经 济学家批评说,温家宝在解决经济深层次问题上缺乏建树。

  温总理的执政方式让人回忆起另一位在中国深受爱戴的领导人周恩来,周恩来也经常下灾区安抚当地群众,每天伏案工作到凌晨,带着重病和外宾见面。相对频频休假,或是花边新闻频频的西方领导人来说,中国最高领导人简直不像凡人,难怪要“大惊小怪”。

  复杂情绪

  但从西方媒体的一片表扬声中,也不免看出他们的偏见,譬如把中国政府和缅甸军政府相提并论。在外国人眼里,把这两个亚洲“独裁”的国家放在一起比较是 再正常不过的了,还有不少西方人把中国政府的积极救灾,看作是一种姿态。为他们是在奥运之前,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之下,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不得不作秀。

  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影响就像一个复杂的调色板。他们欣赏来自中国的廉价电视机,痛恨有质量问题的玩具。他们惊叹中国浦东群起的高楼,同时又在抱怨不该拆 了那些老城厢。他们佩服中国军队在救灾方面的效率,但脑子里抹不掉1989年北京的画面。近来中国的崛起进一步加深了他们脑海里的中国威胁论,借火炬传递 机会拿西藏问题大做文章。

  说到底,普通西方人对中国缺乏了解,中国和西方的价值观也有很大的差距,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中国对人的尊重更多体现在追求富裕的生活,而西方最更多地体现在对言论权的尊重,中国在这一方面还有相当改善馀地。

  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的转变不是一日之功,奥运之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可能是史无前例的。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倾听不同声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的好机 会。“奥运期间会有三万个记者来华,三万人发出同一种声音岂不是很可笑?中国人需要能够容忍不同意见,这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 策研究会中国中心资深研究员李成表示。“中国也有必要向世界宣传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对人的尊重,从对少数群体开始”。(作者:顾蔚 原标题:“温爷爷”改 善中国形象,但偏见尤深)

没有评论: